有源音箱与无源音箱的区别:浅探其原理与应用

“Active”有源音箱

Active(主动)是形容「分频」这个步骤。 分频需要分频器(crossover),信号在抵达功放(power amp)之前会被分频器“主动”分成不同的频段(例如低频,高频,有时会有“中频”);这几个分开的频段分别经过各自的功放通道被放大,再推动音箱里面不同尺寸的扬声器单元(driver),例如低音单元,高音单元。

Active有源音箱内置电子分频器和功放等部件均需要电源驱动,所以“Active”音箱需要插电,即一定是“有源”的。 它的接驳方式是直接将平衡信号(Balanced signal)经XLR线输入(不少产品亦同时提供非平衡的输入,例如RCA红白线接口)。优点是具有更高的保真度,更少的互调失真(IMD),更高的动态范围和更大的输出声压级(SPL)。这些优点令到它们被广泛应用在扩音工程和录音室监听。

“Passive”无源音箱

同样,Passive(被动)也指分频的步骤。所谓“被动的分频”,是依赖线路设计,利用电容,电阻电感等组件对不同频段信号进行过滤的特性而达到分频的效果,犹豫一个“被动的分频器(passive crossover)”。经过功放后的信号直接输出到passive音箱,经过被动分频后推动不同扬声器单元。由于没有内置的电子分频器和功放,passive音箱不需要插电,所以又称为「无源」。重量较轻,(因为重量通常来自内置功放),接驳方便,只需要从外置的功放经喇叭线输入信号。

虽然有些高级的无源音箱拥有优质的被动分频效果,但本质上,被动分频器会因散热损失多达30%功率。随着分频器升温,扬声器单元分配到的频段都会随住变化,音质也会受影响。 再者,推动无源音箱需要找到一个匹配的功放,这既是一个优点也是一个缺点。 优点是可以自由地升级和更换功放,同一个音箱可以因此而有不同的表现。 缺点是,生产功放的厂家不会知道用户将会接驳什么音箱,于是功放会被“过度设计”,以广泛地适应不同的音箱。但此举将导致功放变得更昂贵,和耗电。

“Self Powered” 有源音箱

可能你已经觉得很混淆了,刚才不是已经讲过「有源」了吗?Self Powered 其实是泛指所有需要插电的音箱,技术上它是有内置功放和分频器,但分频器不一定是Active的,因为分频器亦可作Passive设计! 这种音箱的整体市场优势就是更简化,直接使用。但不知情的消费者可能以为有源音箱比无源音箱更好,实情有源音箱也有可能呈现Passive音箱的特性。

关于选购音箱要active还是passive,有源或者无源的决定,都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用家自己的预算而定。总之每个技术或系统都有其优劣,我们要做的只能够确保器材之间达到最匹配的组合,发挥其最大功效。 有些很有经验的发烧友喜欢教条式地分享自己的做法,其实做个参考也无妨。聪明的用家更需要累积相关的正确知识,训练自己的耳朵和鉴赏力!